“传感器检测应用不再单开,与单片机接口技术合并为48学时项目课,学生要做出‘能商用的环境监测节点’才能及格。”10月16日下午,电子工程系在至善301室召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说明会,关成斌教授的一席话让现场30余名教师眼前一亮。

会上,关成斌与李国元两位教授提出直面痛点,实现“复合知识、应用定位、通俗教学、学生中心”四条主线:一是拓宽知识面,对接岗位需求,把硬件设计、软件编程、产品运维及商业案例打包进课程;二是立足校情学情,强化“应用型”标签,形成与985、211高校及职业院校的错位优势;三是破解“教师拼命讲、学生听不懂”的死结,以“实用化、通俗化”为导向,推行“内容拆分+案例浸润”;四是改革教学方法,课堂实现“做中学、学中评”,课程目标直接对标岗位任务书。

本次会议后半段变身“吐槽大会”。各位老师积极踊跃发言,为人才培养方案翻新进言献策。通信工程专业秦迎春教师提出“把5G基站勘察的真实工单”写进教学任务;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沈帅建议“引入企业工单系统,让学生体验远程升级FPGA”。
会议最后,方烨主任发布近期“五条时间线”,涉及到听课评教工作、2025届毕业设计工作、校级科研平台申报工作、期末试卷命题等。(图文/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)